首页

长春女s

时间:2025-05-26 02:14:28 作者:说川话、学变脸 中瑞混血女孩冀将中国文化带向世界 浏览量:94306

  机构测算,今年非采暖季中石油综合售价将同比持平,采暖季综合售价同比下降3%左右。其中,非居民用气量大的城燃公司在采暖季将明显受益。

  每年3月中旬至4月,以中石油为代表的“三桶油”(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都会在这时陆续发布年度管道气定价方案。作为掌握国内主要气源和气价话语权的上游供应方,该定价方案将深刻影响下游供气给终端用户的城市燃气企业(简称“城燃企业”)的采购价格,并将进一步影响城燃企业经营业绩及其向终端用户供气的稳定性。

  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多方采访获悉,中石油2024-2025年年度管道气合同总体定价方案已发布。中石油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和销售商,亦是城燃企业保供的主力来源,其在国内的供气量中占比约六成,因此中石油每年发布的年度定价方案对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记者根据清能咨询、隆众资讯、信达证券等机构报告整理)

  定价方案新在哪里

  能源咨询机构清能咨询介绍,中石油新版定价政策较为明显的调整是,取消居民气量标签,合并管制气用气结构中的“居民气量”和“非居民气量”,统称“管制气量”,同时,在非采暖季(即2024年4月至10月),管制气量占比由70%下调至65%,非管制气量占比由30%上调至35%,而在采暖季(即2024年11月至2025年3月),管制气和非管制气量保持55:45的比例不变。

  另外,在非管制气量中,占比3%的浮动价格气量由挂钩东北亚LNG现货价格指标的JKM,改为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发布的中国LNG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联动。

  国内天然气定价体系较为复杂,上游资源方以天然气来源划分用气结构占比;而下游销售终端则实施销售价格双轨制——居民和非居民用气分开定价,由地方政府根据成本和门站价(即上下游交接天然气所有权时的价格)核定。

  通常,下游居民用气价格按照阶梯制定价,价格普遍偏低,一般情况下较少调价;非居民用气价格更为市场化,在下游用气需求增长时,价格往往会上调。

  而在上游,国内天然气采购价格亦实行双轨制定价。根据2020年《中央定价目录》,国产陆上气和2014年底前投产的进口管道气门站价由政府管制,反映到中石油定价方案中,即为管制气结构部分,这一部分气价较低;而海上气、页岩气、液化天然气(LNG)、直供用户、2015年投产的进口管道气等门站价由市场形成,随行就市,是上游定价合同中“非管制气”的主要来源,价格往往偏高。

  具体结合定价方案来看,往年,中石油合同内气量分为居民用气,以及非居民部分的“均衡量一”“均衡量二”、调峰气量,每一档价格逐渐上调。其中,居民用气和“均衡量一”纳入管制气部分,占供气量“大头”。管制气价格严格受限,其中居民用气最高上浮比例由国家发改委决定,一般较门站价上浮5%-10%,“均衡量一”则最多为门站价上浮20%。管制气以外的部分放开,例如2023年,中石油将非采暖季的非管制气价格较门站价上浮80%,采暖季的非管制气中“均衡二”和调峰气价分别上浮80%、120%。

  在最新版定价方案中,中石油合并了管制气中的居民和非居民用气量,统一较门站价上浮18.5%。而在上一版定价方案中,管制气中居民用气价格上浮为15%,非居民用气价格上浮20%。

  “从定价方案看,管制气中居民用气的采购成本或将上涨。”一家国际能源资讯机构天然气分析师徐菲指出,“居民用气在下游消费结构中占比较大的城燃公司今年的购气成本会抬高。”

  在合同气量方面,非采暖季管制气量占比由70%下调至65%,非管制气量占比由30%上调至35%;在采暖季,管制气和非管制气量保持55:45的比例不变。不过,在定价方面,内陆非管制气价格较门站价上浮70%,比去年上浮幅度降低了10%。

  隆众资讯认为,抬升非管制气占比,体现了国内近年来非管制气供应增幅较大对资源池整体价格的影响。2023年,中国LNG进口量增速达11.8%,高于进口管道气6.2%和国产天然气5.8%的增速。另据清能咨询数据,开发成本不断上升的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已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43%。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非管制气中占比3%的浮动气量,由挂靠JKM转向挂钩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发布的月度进口现货LNG到岸均价。

  “这将给终端用户提供较为稳定的天然气价格。”徐菲解释称,在LNG价格高涨时,中国企业往往不会高价买入现货,因此中国LNG进口现货均价不会飙升至JKM的波动水平。

  徐菲进一步指出,上海是西气东输、川气东送的终点,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价格有国产气和进口管道气“坐镇”,因此更能反映国内气价的实际情况,“也体现了中石油对国内天然气价格指数关注度的增加”。

  新方案影响几何

  业内普遍关注的是,中石油新版定价方案出台后,城燃企业的采购成本到底是涨是跌?

  “虽然管制气中居民、非居民用气价格并轨,统一上浮18.5%,高于此前管制气中居民用气涨幅,但也不能算涨价。”某机构天然气首席分析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淡季给到城燃企业的高价非管制气比例也有上调,另外由于近期进口气成本有所下降,所以对城燃企业而言,购气均价综合看没有太大变化。重点还是要结合城燃企业的用气比例具体分析。”

  信达证券测算,今年非采暖季中石油综合售价将同比持平,采暖季综合售价同比下降3%左右(未考虑3%与进口现货价格挂钩的部分)。不同城燃公司根据自身居民、非居民气量的不同比例,购气成本变动幅度略有差异。其中,非居民用气量占比较大的城燃公司在采暖季或受益明显。

  目前,国内天然气产业政策管制仍较为严格。上游勘探开采权基本由“三桶油”独揽,下游各城市燃气销售价格由政府制定,加之前述复杂的定价体系,必然存在上游采购成本与下游销售价格错配的问题。虽然国内长期以来一直在推进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工作,重点解决居民用户顺价问题,但考虑到民生保障,在实际操作中仍难落实。因此,在上游气价高涨时,连接上下游的中间方——城燃公司往往要承担气价倒挂的大部分损失。

  上述分析师表示,中石油新版定价政策确能反映管道气逐步市场化的趋势,但气源和气价话语权仍集中在“三桶油”手中,对产业链其他参与企业而言,仍处被动。

  “考虑到终端顺价层面,城燃公司对新版定价方案态度并不积极,并表示出计划采购合同外现货资源的意愿。”清能咨询解释道,虽然管制气中非居民用气价格上浮比例下调,非居民终端销售价格或将随成本下降而下调,但是居民价格部分调整仍需时日。

  城燃企业如何应对新变化

  “随着管道气市场化日渐成熟,管道气相关企业亦需作出相应的业务调整。”清能咨询建议,城燃等用气企业应加强气源多元化采购,逐步向气源企业调整,以获取更具经济性的气源,来开拓其他业务。

  气源多元化是城燃企业保障气源供应、稳定价格的重要手段之一。多名业内人士建议,在稳定“三桶油”供应基本量的前提下,大型城燃公司应积极自建LNG接收站,或者通过国家管网接收站参与国际LNG贸易,从而开拓气源。

  徐菲介绍称,中国在2024-2026年间将有一大批接收站投产,预计将新增7100万吨的接收能力,LNG储罐的能力也将大幅提升。城燃企业可以利用国内富余的储气能力,通过在淡季采购低价LNG现货的形式,降低购气成本,提高利润空间。

  清能咨询表示,“考虑到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在中长期的战略意义,以及部分城燃公司居民售气价格部分倒挂的现实因素,城燃等企业对于现货进口仍然有增加的意愿,预计2024年天然气增量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

  深圳能源(000027.SZ)在3月14日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近期抓住国际LNG现货价格下降窗口期,采购了一批国际LNG资源,后续也将综合考虑用气安排和市场价格,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适时采购天然气现货,稳定天然气供应量。

  此一背景下,“三桶油”为了提前锁定市场需求,稳固供气地位,也为下游提供了更多的解决方案。例如,为下游企业提供国际资源代采服务;提供更多样的中长期协议模式;调整合同中的条款以增强灵活性等,以此应对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

  第一财经记者关注到,3月29日,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销售分公司(即昆仑能源,00135.HK)分别与深圳燃气、万华化学(600309.SH)、旗滨集团(601636.SH)和湖南裕能(301358.SZ)签署了天然气中长期购销合同。昆仑能源表示,下一步,公司将持续推进在天然气发电领域、高价值用能市场天然气中长期购销合同的谈判与签订工作。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山东青岛:蛤蜊春收助农增收

记者注意到,2012年7月,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发布了《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其中特别提到,“符合免费条件的车辆,建议合理规划和选择出行时间及路线”。“对在免费时段内可能无法驶离目的地收费站的,可结合行驶的实际时间和位置,提前选择合适的收费站,在免费时段结束前先驶离高速公路,然后重新领卡进入高速公路行驶。这样抵达目的地收费站后的缴费额,就只是重新领卡后行驶路段的应缴费额,而不是行驶全程的应缴费额”。

【两会30秒】张凯丽委员:建议深入推进京津冀三地文化协同发展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张军在开幕致辞中指出,RCEP是亚太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制度安排,符合亚洲国家的共同利益。当前,深入推进RCEP的落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为RCEP的运行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需要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撑,保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畅通;需要把 RCEP的机制化建设落到实处;需要推动RCEP向更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协定迈进。

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公布 预计将为患者减负超500亿元

今年前5个月,浙江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同比增加3.1个百分点;PM2.5浓度连续3个月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高水平保护成果推动着生态自觉的深化,也为高质量发展拓出了新空间、带来了新动力。

中国减贫经验启发其他发展中国家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李鸿彬:构建育人“生态圈” 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据悉,2023年以来,清远市先后举办了清远市旅游发展大会,“我在清远过大年”、2024清远马拉松赛、2024广东·清远漂流文化旅游季、2024年中国龙舟公开赛(广东清远站)等文旅体活动110多场次,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数据显示,2024年1-8月累计接待游客1337.9万人次,同比增长28.7%,实现旅游收入119.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7.2%。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